黄旭华去世事件,彻底揭开了观众“令人恶心”的一幕,追星请理性_中国核潜艇_娱乐_国家

网络快三大小单双骗局
你的位置:网络快三大小单双骗局 > 新闻动态 > 黄旭华去世事件,彻底揭开了观众“令人恶心”的一幕,追星请理性_中国核潜艇_娱乐_国家
黄旭华去世事件,彻底揭开了观众“令人恶心”的一幕,追星请理性_中国核潜艇_娱乐_国家
发布日期:2025-06-25 22:14    点击次数:103

2025年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在武汉因病去世,享年99岁。黄旭华院士作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者,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技术进步以及后续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无疑是民族的英雄。因此,黄旭华的离世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全国的哀悼。

然而,就在黄旭华院士去世的前几天,社会的注意力却发生了令人失望的转移。一位台湾明星大S在日本因流感去世,媒体迅速把焦点聚集在她的家事上,挖掘她与前夫、现任丈夫的过往,借此吸引流量。如今,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将军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一幕与黄旭华的去世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当下的社会风气。

展开剩余81%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我们是否真的进入了“娱乐至死”的时代?

1985年,美国有一本叫《娱乐至死》的书,讲述了电视等娱乐产业的兴起如何使人们逐渐脱离实干,成为娱乐文化的附庸,社会也因此渐渐滋生了病态的文化。在这本书出版后的短时间内,美国社会受到警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那时,中国的娱乐业还在起步阶段,人们更多地崇尚军人、科技人员等职业,娱乐至死的观念并未在社会中蔓延。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至死的文化逐渐在中国形成并蔓延,衍生出了饭圈文化、狗仔文化等现象。许多人将关注焦点放在自己喜欢的明星身上,关注他们的穿着、饮食、私生活等,甚至希望了解明星家庭中的一举一动。尤其是网络的普及,让这些娱乐新闻更加泛滥,许多媒体也精准抓住了观众的兴趣,借助流量进行曝光。

例如,2025年初,大S因流感去世后,她的相关消息迅速成为热点,网友们纷纷讨论她的孩子将由谁抚养,关心她生前的朋友、闺蜜如何反应,并关注她的前夫和现任丈夫的反应。这种对明星私生活的窥探和好奇心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在黄旭华院士的离世时,社交媒体的关注度如此低,几乎没有激起公众的反响?为什么一个为国家贡献终身的科学家竟然无法获得同等的关注和尊重?

黄旭华院士的生前演讲视频在他去世后也被发布了出来,内容触动人心,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深刻的思考。黄旭华院士曾说:“我建议年轻人多学一点历史,特别是学习我们国家的近代史。只有了解了历史,才能理解国家的命运,国家落后一定会被打压、被宰割。国家强大,才是每个公民真正的出路。”这短短几句话揭示了黄旭华一生的价值观和人生道路,展示了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黄旭华出生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前一年,成长于抗日战争年代,他深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将会遭受怎样的屈辱和困境。正因为如此,他决定投身于船舶制造业,并最终成为核潜艇研发的核心技术人员。在新中国成立后,黄旭华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成为中国核潜艇工程的副总工程师,默默为祖国的核潜艇事业贡献力量。为了保密和国家的需要,他与家人失联三十年,期间未能回家探望过病重的父亲,甚至错过了父亲的葬礼。

黄旭华常说,对家人有所愧疚,但他将国家的强大看作是自己对父母最深的孝道。在核潜艇研发成功后,黄旭华逐渐从技术岗位转向人才培养,培养了许多船舶设计大师和工程院院士。2019年,国家授予黄旭华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然而,黄旭华院士的离世后,网络上却有媒体仍然在报道大S的家事,公众继续关注明星的个人生活,忽视了像黄旭华这样的国家英雄。这一现象令人深感不安,是否说明我们真的已经深陷“娱乐至死”的困境?显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2024年,历史学家许倬云在《十三邀》节目中回答“最重要的遗憾”时引用了陆游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话提醒我们,中国的历史尚未真正结束,解放战争并未完全结束。在这个时候,科学家、军人以及基层力量的奉献,才应成为我们真正关注的焦点。

发布于:天津市